如果發生這種情況,可能原因是BIOS并口模式的設置不對,建議進BIOS設置一下并口的模式成EPP,然后卸載老的驅動,再安裝新的驅動即可解決。
可能原因:a)GPIB卡有問題;b)GPIB卡驅動有問題;c)Prober設置有問題。
定位故障:
首先需要確認:是否所有的prober都出現過這個情況?如果所有的Prober都出現過該狀況:
Step 1:下載最新驅動,安裝,看問題是否解決。如果情況依舊——
Step 2:檢查Prober的設置,看是否有問題
如果有從未出現過這種情況的機器:
Step 3:比較該機器和出現狀況機器之間的驅動軟件版本是否一致。如果不一致,將好機器的驅動程序拷貝到故障機器里,再試試;如果一致——
Step 4:交換好機器和故障機器的GPIB卡,看是否故障也轉移了。
可能原因:a)配置文件不正確;b)背板通訊卡故障;c)QTMU有故障(BS170損壞)。
定位故障:
Step 1:確認只有QTMU檢測不到,并且配置文件中已正確配置QTMU;
Step 2:如果QTMU位于下面的cage里,換到上面的cage(反之亦然)。如果可以檢測到,說明原來cage的背板通訊卡可能有故障,更換一塊好的試試;
Step 3:如果還是找不到,說明該QTMU有故障(BS170損壞),報修。
可能原因:a)18V或7.5V電源模塊有故障;b)18V或7.5V電源線有故障。
定位故障:
Step 1:如果電源箱指示燈不亮,可以斷定18V電源或7.5V電源模塊壞了;如果指示燈亮——
Step 2:檢查背板上18V或7.5V電源是否有。如果沒有,檢查電源電纜。
可能原因:a)PVM板有故障;b)背板通訊卡有故障;c)某塊或某幾塊DVI有故障。
定位故障:
如果自檢FAIL的數據都為“0”:
Step 1:換塊好的PVM板,如果自檢都PASS,檢查原來那塊PVM板上撥碼開關設置是否正確,如正確則說明PVM板有問題;如果換上好的PVM情況照舊——
Step 2:檢查背板通訊卡是否正常,可以換上一塊好的重新自檢確認;
如果自檢FAIL的數據只是部分數據錯誤:
Step 3:機柜里除了PVM、CBIT之外,只留一塊DVI再自檢,如果仍然FAIL,說明是該DVI有問題;如果自檢PASS——
Step 4:再插入一塊DVI,再自檢。照此方法,逐一檢查每塊電路板。
可能原因:a)±48V電源模塊或電源線有故障;b)背板通訊卡有故障。
定位故障:
如果自檢FAIL數據中,FVMV數據近似“0”:
Step 1:如果電源箱指示燈不亮,可以斷定±48V電源模塊壞了;如果指示燈亮——
Step 2:檢查背板上±48V電源是否有,如果沒有,檢查電源電纜;如果現象依舊——
Step 3:檢查PC-TESTER之間的電纜是否有問題;
如果所有DVI都插在一個cage里:
Step 4:把所有DVI都移到另一個cage里。如果自檢pass,說明原來cage背板總線通訊卡有故障。
可能原因:a)PC和測試機之間的通訊電纜連接不可靠(沒有插好,或電纜插座插針彎了,導致接觸不良);b)Tester接口卡損壞;c)某塊電路板上的器件BS170損壞。
定位故障:
Step 1:將電纜插頭的插針正形,再接好Tester和PC之間的電纜。重新開機自檢。如果自檢通過,說明是電纜接觸不良,更換電纜;如果自檢依然不通過,且現象同以前一樣——
Step 2:更換一塊好的Tester接口卡,再重新自檢,如果現象同以前一樣——
Step 3:更換一塊好的PVM板,重新自檢。如果自檢通過,說明該PVM板有故障;如果自檢依然不通過——
Step 4:機箱里只留PVM和CBIT,如果自檢通過。一塊、一塊地插上其他的電路板,進行自檢,直到找到故障板。
可能原因:a)PC和測試機之間的通訊電纜連接不可靠(沒有插好,或電纜插座插針彎了,導致接觸不良);b)Tester接口卡損壞;c)背板總線通訊卡損壞。
定位故障:
Step 1:將通訊電纜插頭的插針正形,仔細連接電纜。重新開機自檢。如果自檢通過,說明是電纜接觸不良,更換電纜;如果自檢依然不通過,且現象同以前一樣——
Step 2:更換計算機內的Tester接口卡,看故障能否消除。如果依然如故——
Step 3:更換背板總線卡,看是否能恢復正常。